*今天:
*
          →预约 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网 >> 澳洲耳蜗 >> 澳大利亚耳蜗资讯 >> 浏览文章
家有听损娃——当听力补偿不足时,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听见未来?
作者:澳大利亚人工耳蜗 日期:2025年04月11日 来源:澳大利亚人工耳蜗   录入:admin

孩子已经进行早干预,抓住了第一个黄金期,在聆听的道路上成功迈出第一步。但您是否还会被这些场景所困扰?

 

  • 听不懂简单指令:比如当您说“拿鞋子”时,孩子可能会停顿,无法立刻明白,似乎听不到或无法理解这些简单的话语。

  • 孩子对大声音敏感,却无法理解简单指令,如“把球给妈妈”,这表明助听器补偿效果有限,高频或低频声音补偿不足,影响语言理解。

  • 在家里觉得听的还可以,到幼儿园或陌生环境感觉就听的不好了。

  • 语言和交流发展迟缓:与其他孩子相比,孩子的语言能力可能有些落后,表达自己的想法时遇到更多困难。

  • 依赖唇读:在听不清楚的情况下,孩子可能会频繁依赖唇读来帮助理解他人的话,尤其是在没有其他帮助的情况下。

640 (8).png


效果不理想的真相:听力补偿局限性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什么是“耳蜗死区”?耳蜗死区是指耳蜗中内毛细胞和/或听觉神经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的区域。当听力损失达到 70 dB以上时,有较大可能会存在死区,耳蜗死区不会因声音的放大而恢复功能。


助听器的本质是“声音放大器”,因为助听器难以精准补偿高频音(如辅音),对于存在耳蜗死区的重度以上听损婴幼儿来说,助听器很难通过放大声音实现全频段的助听。对于90dB以上的重度听损患儿,助听器补偿不足,更是会导致不能拥有正常的听力水平和言语清晰度,无法满足日常聆听需求,导致语言和认知发展受限。且助听器佩戴效果受环境影响大,在嘈杂环境中,孩子难以听清声音,从而会影响语言理解和社交互动。


长此以往,未获得有效干预,还会产生以下危害:

  • 语言能力断层:语言清晰度落后同龄人30%。

  • 社交孤岛:噪声下言语理解力仅40%,孩子易被孤立,心理问题风险升高。

  • 听觉剥夺加速:未干预耳每月听觉神经退化0.8%,声源定位能力1年后永久丧失50%。

  • 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较慢:难以跟上同龄孩子的步伐,影响学业成绩和自信心。


走出误区,让孩子“听”得更好

误区1:“目前靠助听器可以听到简单言语,还可以再戴久一些,看看效果”

研究显示,重度听损(>90dB)患儿仅12%通过助听器达到正常语言水平。


误区2:“不想孩子挨刀,担心手术风险,等孩子长大再说”

多项关于人工耳蜗手术安全性的临床通过早期植入的可行性、安全性、麻醉风险,证实了对年幼婴儿进行 CI 手术安全可行,且FDA批准的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已降低至9个月¹。


误区3:“万一耳蜗效果不如助听器,残余听力还被破坏了”

耳蜗死区无法逆转,延迟干预将永久损失神经可塑性,语言追赶成本倍增。


人工耳蜗,突破听效瓶颈

在重度听损儿童中,仅12%通过助听器达到正常语言发育水平,多数孩子仍存在语言和认知障碍。当助听器追不上孩子成长脚步时,可以尽早通过人工耳蜗获益:


  • 绕过耳蜗死区,通过电刺激听神经,即使毛细胞全损,仍能传递声音信号。

  • 全频段精准补偿:如:科利耳纤薄进阶系列植入体精细直电极CI622,植入深度可控(20-25mm),能有效覆盖耳蜗各频段,并最大限度保留残余听力,0.3mm超细电极与3.9mm纤薄刺激器,手术创口小,真正实现微创手术。

  • 使用无忧:CI622植入体支持3.0T核磁检查,无需取出磁铁。基于全球大样本量且长期数据跟踪得出的可靠性高达99.82%,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 轻巧设计,提升儿童佩戴感受:N7和Kanso 2声音处理器具有高防水防尘等级,体积小巧轻便,并配有多款安全固定配件,适合活泼好动的幼儿,让孩子尽情探索世界。

  • 智能提升听效:N7和Kanso 2声音处理器采用SmartSound iQ智能声技术及ForwardFocus前向聚焦技术,可使噪声下言语识别率提升35%。蓝牙无线直连音频设备,不断提升聆听体验,走在科技前沿。更具备智能应用软件一机掌控,实现高效的自我听能管理及康复。防水防尘IP57(N7)IP68(kanso2)


2岁内干预是不可逆的黄金窗口

在幼儿时期,1岁前听觉中枢发育已完成80%,经LOCHI研究证明,1岁内植入的患儿在5年后语言理解力与同龄人无差异,2岁前植入人工耳蜗的患儿,语言能力接近正常儿童。早期进行人工耳蜗干预对语言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您是否持续关注孩子的听力情况?

根据英国NICE指南:婴幼儿助听器干预3个月后应评估效果是否充分,评估在语言、言语和听力技能是否符合其年龄发展阶段和认知能力。根据中国《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指南》和《人工耳蜗植入指南》,助听器干预后应定期追踪随访,进行干预前后的效果评估,包括听觉能力,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听力康复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助听器是起点,而非终点,当补偿效果不足时,人工耳蜗是孩子回归有声世界的更佳选择。抓住2岁前的黄金窗口,让孩子告别“模糊听力”,清晰聆听未来。


参考文献:

  1. Naik AN, Varadarajan VV, Malhotra PS. Early pediatric Cochlear implantat


【免费】了解各地报销政策,咨询助听器与人工耳蜗,帮忙预约挂号,可点击这里


回到首页
 
上一篇文章:家有听损娃——听力损失不必焦虑,科学干预让孩子获益终身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