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论坛除力声特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外,论坛特别邀请到中国聋人协会副秘书长杨赞华、中国聋人协会副秘书长赵琳娜、中国聋人协会人工耳蜗植入者委员会主任陆锋、中国聋人协会人工耳蜗植入者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清娜、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部部长陈骏、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主任医师韩朝、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李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特教吴斐、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言语语言治疗师崔维维,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植入者代表,共计40余人共襄盛举,用两天的时光编织出关于希望、突破与共生的动人图景。
本次论坛共设置6场专题演讲、1场前沿学术报告、1场听障者职业发展研讨、2场朗诵表演,1场康复言语训练以及1场圆桌讨论。议题覆盖言语康复、人工耳蜗与耳鸣、听障者职业多元化探索等热点领域,围绕人工耳蜗技术应用、听障人群社会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力声特人工耳蜗视频号对本次论坛进行同步直播。
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行业从业者与人工耳蜗植入者,以学术交流为桥梁,以技术创新为纽带,不仅展现了科协在推动学术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也彰显了社会各界对听障群体的深切关怀,为人工耳蜗技术的进步与普及注入新动力。
让我们循着时光脉络,重温那些闪耀着生命力量的瞬间 ——
6月21日,论坛在温馨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力声特总经理刘新东率先登台致辞,表达了对所有参会嘉宾的热烈欢迎和对人工耳蜗事业的坚定信念,描绘了力声特作为民族品牌矢志不渝的初心——让每一个被「静默」的生命,都能重获聆听世界的权利。
中国聋人协会人工耳蜗植入者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清娜的发言,让全场感受到社会对听障群体的深切「关怀」;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李楠从社会支持视角诠释「破茧」真谛;力声特植入者代表王苗,更是从「亲历者」的角度,道出了从无声的孤岛回归有声世界的感恩,演讲时的那份自信与喜悦,就是最有力的开幕词。
▲领导及嘉宾致辞
在领导和嘉宾们充满激情与期许的话语中,论坛正式开启。
Part.1
韩朝主任作了题为《人工耳蜗与耳鸣》的主题演讲。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工耳蜗技术在缓解耳鸣症状方面的原理和优势,结合丰富的临床案例,分享人工耳蜗为患者带来的切实改善。
韩主任特别提到:一、人工耳蜗的植入,确实可以改善耳鸣,对于耳鸣的抑制是即刻的,说明耳鸣的中枢机制的重塑,仍然依靠外周去出入的存在;二、人工耳蜗植入3-18月耳鸣明显改善,开机和关机状态均有改善,尤其开机状态下改善更为明显;并且随着植入时间延长,耳鸣改善更为明显;三、人工耳蜗植入后3-18月,睡眠改善随着植入时间延长,失眠比例下降,中重度尤其是重度失眠人数之间逐渐减少;四、人工耳蜗植入后,人工耳蜗植入3-18月,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改善,随着植入时间延长,改善持续。
这些研究成果和临床数据,揭示了人工耳蜗技术在改善耳鸣和整体生活质量方面的巨大潜力,也为耳鸣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演讲结束后,74岁的王荣珍奶奶手捧锦旗走向韩朝主任时,全场屏息。锦旗上“医术精湛传四方,医德高尚暖人心”十四个字,是对重获新声的感恩,更是对人工耳蜗技术最滚烫的认可。
Part.2
康复之路同样需要专业指引。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言语语言治疗师崔维维老师带来的《如何正确进行言语康复训练》充满巧思与互动。
她强调,每个人都能发音,关键在于正确放好舌头、嘴唇等器官位置来发清楚每个音。 崔老师还带领全场玩起听音辨字游戏:是漂白(piaobai),还是表白(biaobai)?瞬间点燃气氛。
这一精心设计的小环节瞬间抓住全场注意力,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将会场变成了生动的康复课堂。
Part.3
当大屏幕上播放着力声特植入者、糖艺师李洋的VCR祝福时,甜蜜的气息仿佛弥漫会场。
他用灵巧的双手和重获新“声”的耳朵,制作出精美的糖艺作品——十二生肖,向论坛传递着“生活如糖,甜蜜有声”的美好祝愿。
视频中,李洋展示了他精美的糖艺作品,并分享了自己在植入人工耳蜗后,如何重拾对生活的热爱,凭借糖艺这门技艺重新融入社会的感人经历。
Part.4
随后,吴斐老师则以《艺术表达与职业突破》为主题,带来一场富有启发性的演讲。
吴老师指出,艺术表达不仅能够为听障人士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和创造力的平台,还能提供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与职业飞跃的独特桥梁,让所有人看到听障人士同样能为社会贡献非凡力量。
她的演讲激发了在场听众对艺术与职业发展关系的深入思考,鼓励听障人士勇敢地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Part.5
在力声特康复老师陆菊萍的主持下,有奖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陆老师以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提出了与人工耳蜗知识和康复训练相关的问题,引导大家积极参与互动。
Part.6
植入者分享环节,通过圆桌式讨论方式为第一天的活动增添了一份深度和广度。
由陆锋老师主持圆桌讨论,五大品牌人工耳蜗的植入者代表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使用不同品牌人工耳蜗的经历和感受。
有人谈及初次开机的失望,有人因为人工耳蜗从事听力康复事业,而当话题转向“未来期待”时,一位00后女孩的发言引发共鸣:“我希望有一天,人工耳蜗能更智能、更简便。”
他们满怀憧憬,共同畅想未来人工耳蜗技术更清晰、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新图景。不同的品牌,相同的心声:听见,让生命从此不同。
在场的听众们通过这些真实的分享,对不同品牌的人工耳蜗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康复之路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参会嘉宾合影
▲力声特植入者合影
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在每个人的身上,为一天的忙碌与收获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活动在一张张热情的大合照中圆满结束。
岁月回响,破茧成蝶的生命力
6月22日,主题聚焦于植入者自身的力量绽放。论坛以五大品牌人工耳蜗植入者共同朗诵《梦想照亮中国》拉开序幕。
他们或铿锵有力、或温润如玉的声音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声浪,如同初升的朝阳刺破云层。这不仅是对伟大祖国的赞美,更是植入者们对追梦之旅的坚定宣言,展现了他们在有声世界的广阔天地中勇敢前行的姿态。
我们的耳朵或许沉默过,但梦想永远在发声。
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带着破茧而出的坚定,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燃了在场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与希望。
·张之媛《听力归来,世界重启》
她用清脆、自信的声音,讲述了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治疗的经历。
特别是2020年8月植入人工耳蜗后,妈妈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她的身上,每天无时无刻不在叫她练习口语,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反复反复地练习,仅仅半年的时间,她就恢复到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当中,并重新回归正常学校上学。
她向观众展示了2024年底植入的力声特新款一体机:“外形美观小巧,无线充电、快速充电,随时可以拿下来放到充电仓补电。最棒的是它特别隐形,头发一盖基本看不出来,满足了我的‘臭美’心!” 这份属于孩子的纯真喜悦,让全场忍俊不禁又深受触动。
演讲最后,她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手语舞《最好的未来》。
·王苗《破茧成蝶,向阳而生》
真正的翅膀,是永不放弃飞翔的勇气。
王苗深情讲述了自己如何在无声的茧房中挣扎,最终借助人工耳蜗的力量破茧而出。
她骄傲地展示了自己在残疾人朗诵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的喜讯,这是对她四年康复之路最闪亮的勋章。
“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只要思想和心灵是健康的,就一定有成功的机会。”她说道。
这份历经磨难后的通透与坚韧,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罗苑慧《听见色彩》
她动情地说:“我们存在,我们证明,失去一种感官,也许会改变路径,但绝不会熄灭感知世界、表达自我的火焰。”
罗苑慧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声音与色彩相互联系,展现了她在植入人工耳蜗后,如何通过声音感知世界的美好与奇妙。
这份将听觉升华为艺术灵感的独特体验,令人沉醉。
论坛现场展示她的系列画作:《海礁》、《咖啡杯与花瓶》、《作曲家》、《可爱的小猫》……让观众透过视觉触摸到声音的形状。
·王荣珍《古稀之年的有声浪漫》
74岁的王荣珍奶奶,在2011年因患 “鼻咽癌”,经过治疗病好了,可是放疗的后遗症才显现——听力下降,严重影响与他人正常交流。
2020年5月,她选择植入力声特人工耳蜗。重新唤起了她的爱好——弹琴,使她的晚年生活更加精彩。
她说,放疗夺走我的听力,但人工耳蜗给了我第二次青春。
王奶奶还为大家带来了一曲电子钢琴独奏《十五的月亮》。
·黄海航《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
黄海航,是十一年前做一代的蜗友,是第一个做国产首款一体机的蜗友,也是大家口中的“黄校长”。
他回顾了伴随力声特技术共同成长的十一年历程,那份开拓者的自豪,充满了力量和信念,深深感染着全场。
现场展示了亲笔书写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书法作品,并真诚分享一体机佩戴的心得:新事物发展总要有适应的过程,我也还在成长中。
黄海航寄语所有植入者:耳蜗康复是漫长的过程,请大家有信心、有耐心地坚持训练,一定会听得越来越好!
特色服务 央企担当
力声特市场部总监王明为大家解读《力声特人工耳蜗特色服务体系》,掷地有声地传递了品牌的温度与责任担当,让“央企担当”四个字具象化,他重点解读三大服务承诺:
一开放共享康复资源:力声特线上直播康复对所有人品牌的植入者开放,这一举措体现了力声特的开放包容和对整个听障群体的关爱,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获取专业的康复知识和指导;
二逆势强化服务保障:面对环境挑战,力声特依然增加售后服务人员,以更快速、更专业的响应,全面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践行央企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每一位植入者的听觉健康;
三守护康复黄金期:力声特率先宣布集采前植入者调机免费,集采后植入者有五次免费调机机会,保证其两年内调机免费,这一优惠政策精准地抓住了康复黄金期,为植入者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这三点承诺,字字千钧,是力声特对植入者最深沉的回响,也是民族品牌在时代变局中挺立的脊梁。
我们不仅卖产品,更要做听障群体永远的声音守护者。
才艺绽放 梦想照耀未来
Part.1
五大品牌植入者再次携手,深情朗诵《长江》。
他们的声音时而如涓涓细流低回婉转,时而如惊涛拍岸气势磅礴,如同奔腾不息的长江之水,震撼着每一位听众的心灵。
那浑厚而充满力量的合声,表达着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也象征着听障人士在康复道路上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在会场中久久回荡。
Part.2
论坛的终章,压轴的大合唱《明天会更好》由陆锋老师领唱。熟悉的旋律、激昂的歌声,响彻整个会场,歌声穿过会场,飞向更远的地方。
这一刻,所有的植入者们心连着心,共同为这场精彩的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深度体验 共筑美好回忆
Part.1
论坛落幕,温暖未散。22日下午,与会者们依次走进产品展示中心、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亲眼见证了力声特先进的人工耳蜗产品和技术成果。
在产品展示中心,丰富的展品陈列让大家对力声特的产品线有了直观的认识;研发中心里,先进的实验设备展示了力声特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而生产车间内,严格的质量把控和精细的生产流程也让植入者们对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有了更深的信任。
Part.2
最令人难忘的是,由专业老师带领大家编制中国结的环节。
一根根红丝线在指尖缠绕、穿梭、联结,就像声音贯穿生命的始终,最终编织成一个个寓意团圆美满、吉祥幸福的结。
看着植入者们脸上洋溢的满足笑容,我们知道:听见,只是一个起点,被听见、被理解,才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意义。
落幕不散场 我们再听花开
力声特副总经理刘向东主持闭幕式并发表论坛总结。力声特始终相信,科技的温度藏在细节里,从学术突破到人文关怀,从个体重生到群体共鸣,这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是一曲生命赞歌。
论坛在不舍中落下帷幕,但那些瞬间早已刻进记忆:韩朝主任接过锦旗时的动容,崔维维老师示范发音时的专注,王荣珍奶奶弹琴时的温柔,张之媛手语时的灿烂……
科技的温度,是你永不独行。
此时,你在听,我在听,我们在听。
2026年,我们再相聚!
【免费】了解各地报销政策,咨询助听器与人工耳蜗,帮忙预约挂号,可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