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
          →预约 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网 >> 澳洲耳蜗 >> 澳大利亚耳蜗产品 >> 浏览文章
科普|人工耳蜗VS助听器
作者:澳大利亚人工耳蜗 日期:2021年03月09日 来源:澳大利亚人工耳蜗   录入:admin


26年前,人工耳蜗被引进中国,并在我国成功开展了第一例人工耳蜗手术,它的到来为重度和极重度的听力损失患者带来了福音。与此同时,社会大众对助听器的认知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众多听力损失人士受益于助听器与人工耳蜗,以健全的听力步入社会开创事业、建立家庭。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损失人数最多的国家,听力损失带给患者的不仅仅是沟通的问题,还会影响孩子的说话,学习,成年人的社交、工作,以及老人的身心健康等。

听力损失不可逆


听力损失带给患者及家庭的影响如此巨大,是否能治疗呢?已经下降的听力是否可以恢复呢?从目前来看,除了传导性听力损失,突聋等少数听力损失可以恢复或者部分恢复,绝大多数超过3个月以上的听力损失都是不可逆的。


这是因为我们的耳朵听到声音都需要借助内耳耳蜗中的毛细胞进行声-电转化。在我们耳蜗内,有3千多个内毛细胞,以及1万多个外毛细胞,它们在整个听觉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它们,声音就无法顺利传递,我们也就无法听到声音。虽然听着数量众多,但是它们却十分脆弱且珍贵,耳蜗内毛细胞属于不可再生的永久性细胞,一旦受损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完结。当内耳毛细胞越来越少,听力就会越来越差,直至完全听不到。毛细胞无法再生,而声音传播必须通过毛细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听力损失不可逆。

听力损失的两大干预方式: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


听力损失不可逆,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干预,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将是方方面面的。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影响的后果也会逐渐加重。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是公认的有效干预方式。那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有什么不一样呢?对听力损失患者来说,应该选择佩戴助听器还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呢?


两者工作原理大不同


助听器与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被耳朵接收的最终形式也是不一样的。



助听器-智能的声音放大器

助听器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麦克风收集声音,并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放大器对声音电信号进行处理,主要是放大,同时进行降噪等优化处理,最后通过受话器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传到耳朵内。被放大后的声音可以被具有残余听力的耳朵所听到。



人工耳蜗-“里”应“外”合的电子耳朵

通过前文我们知道,内耳的毛细胞不可再生,而电子耳蜗则是代替了内耳的毛细胞,起到声-电转化的作用。通过体外的言语处理器收集声音,体内的处理器进行编码处理,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电极刺激听神经,继续后续的声音处理过程。也就是说,人工耳蜗最终传递的是电信号,且无论是否有残余听力,人工耳蜗都适应。


两者适应人群


从两者的工作原理来看,使用助听器的前提是我们的听觉系统还具有残余听力,还可以听到被放大后的声音信号。通过纯音测听及其他听力测试,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听力损失程度。根据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平均听力损失,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当我们自觉听力下降时,听力损失的程度往往已经是中度了。


助听器的适应症相对来说比较广泛,当成人听力损失为中度,儿童为轻度,即建议佩戴合适的助听器进行干预。但当平均听力超过80分贝,也就是重度或者极重度的听力损失患者,可以先尝试佩戴助听器,看助听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理想或者没有效果,则可以考虑人工耳蜗。


当助听器效果欠佳


当听力损失过重,耳蜗内残留的毛细胞已经很少,甚至没有,那这个时候助听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效果。可能您能通过助听器的帮助,让您听清少部分的对话,或者能感受到声音,但完全听不清楚;也有可能您只能通过助听器感受到振动。这些情况都说明此时助听器的帮助有限。


您应该考虑人工耳蜗


当助听器的效果已经很小或者没有时,我们应尽早进行人工耳蜗植入,以能更早地听清,更好地回归有声世界。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提高听力,全世界数十万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图片所展示产品仅供博鳌使用


有研究表明:通过佩戴人工耳蜗¹,可以提高语音理解、声音清晰度和语言技能²,并且可以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同时,与助听器佩戴者相比较,人工耳蜗植入者们对理解电视内容的满意度高5倍³,对言语理解的满意度高7倍⁴,而对电话交流的满意度高11倍³


人工耳蜗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工耳蜗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本人的听力损失程度、时间长短、语言情况以及其他各方面,甚至是性格。一般来说,听损时间越短,语言情况越好,人工耳蜗的效果也会比较理想。当然人工耳蜗的性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使用者的听声效果、听能管理与发展。


01

全系统协同作战优势

对于人工耳蜗的植入者,体外的声音处理器和体内的植入体替代外、中、内耳重建了听觉传导的通路。第一步由声音处理器收集声音并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植入体,第二步由植入体通过电极刺激听神经,利用这种方式向听中枢输入声音信号,实现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电听觉”。

寰俊鍥剧墖_20210309124022.png

02

电极的位置与数量

电刺激通道能否靠近蜗轴上的听神经,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这项特性能帮助减少用电量和提升声音清晰度。而随着有效刺激电极数量的增加,使用者的言语理解能力将得到显著改善,而22个物理通道为理想值,精细而有效,避免因通道数少而听得粗糙,收获良好聆听体验。

03

噪音环境下的利器-双麦克风与环境自适应

声音处理器为了帮助耳蜗用户尽可能减少对噪声的聆听,需要从收音开始减少对噪音的接收。这就要求声音处理器不仅可以识别噪声,还需要在收音时具有更明确的方向性,这就比我们外耳本身的功能更强大。要实现这个功能,必须配有两个麦克风,声音处理器通过对比声音到达两个麦克风的差别,判断声音的来源方向。单一麦克风会将各个方向的噪声和信号声同等收入,导致信号声的清晰度下降,为耳蜗用户识别言语声增加难度。

寰俊鍥剧墖_20210309124027.png

在收声之后,声音处理器需要进一步对声音信息进行优化处理,比如加强言语声,控制突发响声,将过小或过大的声音调整到舒适聆听的范围,这样净化过的声音信息才能让大脑产生清晰不费力的听觉感受,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并理解言语声。然而在不同的声音环境下,总是有不同的挑战影响聆听效果。更加优秀的声音处理器可以针对不同的声音环境应用相适宜的声音处理技术,就比如科利耳公司的智能声iQ声音处理技术。他们的这种高端技术还可以通过智能场景识别器SCAN实现全自动的模式切换,在六种日常声音环境中随时自行调整,时刻为耳蜗用户呈现清晰舒适的聆听效果。

寰俊鍥剧墖_20210309124033.png

04

无线直连

随着蓝牙耳机以及各种无线电子设备的日益发展,大家对无线直连的功能越来越重视。人工耳蜗的智能无线外联实现与外部音频设备真正无线连接,提升聆听体验感,特别是噪音环境与远距离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实现对人工耳蜗的自我声音管理,满足不同植入者的差异化需求。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都是帮助听力损失人士回归主流社会的有效手段,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医生、听力师与验配师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干预设备。同时我们提倡,听力损失应尽早干预,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带给我们的各方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能帮我们更早地回归有声世界,享受聆听的美好!


参考资料:

1. Novak MA, Firszt JB, Rotz LA, et al. Cochlear implants in infants and toddlers. Ann OtolRhino Laryngol Suppl 2000;185:46-49.

2. Manrique-Huarte R et al (2016) Treatment for hearing loss among the elderly: Auditoryoutcomes and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 Audiol Neurootol, 21 Suppl 1:29-35.

3.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Cochlear Nucleus CI532 Cochlear Implants in Adults Investigator Meeting. 2019 Apr.

4. Balkany T, Hodges A, Menapace C, et al. Nucleus Freedom North American clinical trial.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7;136(5):757-762.


点击这里,可咨询听力问题,预约听力产品


寰俊鍥剧墖_20201116095843.jpg

回到首页
 
上一篇文章:使用新一代声音处理器,将如何改善您的听力和生活
下一篇文章:科利耳®️Nucleus 启智人工耳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