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破声音的桎梏需要两把钥匙,一把是科技,另一把一定刻着母亲的名字!
浩屿的故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头想想来时的路,仿佛就在昨天……但好在轻舟已过万重山!
01 晴天霹雳
大家好,我是浩屿的妈妈,是一位很感性的妈妈。我产检的时候一直觉得耳朵是最不可能出问题的器官了,直到孩子确诊那天......
医生告诉我们,浩屿的听力超过了100分贝,需要植入人工耳蜗,这属于抢救性治疗,越快越好。如果选择植入,就要尽早做好准备,那一瞬犹如晴天霹雳……
孩子确诊后的那段日子全家都沉浸在痛苦中,我和爸爸更是每天凌晨还在辗转各个网站搜索关于听力和人工耳蜗方面的知识,想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挽救,但结果都是一样。
02 植入耳蜗
缘分使然,在一次咨询人工耳蜗时遇到了奥地利耳蜗的工作人员,一番认真的了解后,我和爸爸都很认可奥地利人工耳蜗的产品和电极理念,果断为宝贝选择了奥地利耳蜗,孩子在一岁两个月时,顺利做了手术。
做耳蜗那天,在手术电梯里看着孩子我哭的泣不成声,推着手术床的护士说,别哭,你是在给予他新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一边哭一边点头,但当看着孩子也哭着被推进手术室时,心里还是特别难过。
好像是无比漫长的两个半小时后,医生终于推开手术的门,他告诉我们手术很成功,那一刻,悬着的心才终于稍微安定下来。
03 新的挑战
孩子植入耳蜗后,新的挑战又开始了——康复训练。
一开始我们啥也不懂,天天刷抖音、搜各种康复教学,希望孩子能快点开口。
后来才知道,专业的康复才是最有效的,于是我决定专职陪浩屿做康复训练。
刚开始语训时,他极度害怕,可能是因为他太小了,上学第一天放学时哭着奔向了我,看着他委屈与无助的眼神,我心疼得不行,但也只能狠下心来坚持。
每当看到表达流利的耳蜗宝宝,内心就会得到极大的安慰,也让我坚信我的孩子有一天也可以这样。
就这样坚持了三年,白天语训,晚上陪练,浩屿的进步非常快,一有空我们还会带他去广场、去商场,接触更多的人,鼓励他主动打招呼,不管对方是老人还是小孩,渐渐地,他也变得越来越开朗外向。
04 植入对侧
打算做对侧耳蜗时,是在小家伙四周岁的时候,当时有犹豫也有担忧,是孩子爸爸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他对我说:你用手捂住一个耳朵听声音和用两个耳朵听声音感觉哪个更舒服、更清楚?
我突然醒悟过来,我只是站在了***角度上考虑问题,我心疼我的孩子不愿意他再去受那手术的疼痛,却忽略了双侧耳蜗对他一生的重大意义。
最后也询问了浩屿自己的想法,他小声说:“我想要两个耳朵听,因为一个听得不是很清楚。”
就这样,终于在四岁时,我们帮他补齐了那只“欠他很久”的耳朵。
那一刻的我才终于放下一些对他的亏欠与愧疚……
05 升级打怪 自信成长
浩屿做完双侧耳蜗后,正好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
寻找合适的幼儿园也经历了一番波折,但好在最后的结果是好的,一开始进入普幼的他,老师告诉我孩子有些跟不上集体活动,可能是因为康复时成天坐在枯燥乏味的语训教室,他甚至都不知道真正上幼儿园怎么参与幼儿园的集体游戏,但我始终相信,只要耐心引导,他一定能慢慢跟上大家的步伐。
值得开心的是浩屿在学校里也遇到了很好的老师,从来没有区别对待过他,反而给予了很多特别的鼓励,让他担任护旗手、参与国旗下演讲......通过这些活动,浩屿逐渐建立了自信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原来,我也可以做得这么棒!"
我也常常鼓励浩屿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看,视力不好的人会戴眼镜,那我们听力不好就戴耳蜗,这很正常。如果有人好奇地看着你,你就大方地告诉他们:'这是我的小耳蜗,它正在帮我听清这个世界呢!'"
----
三毛曾说过: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 ,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 ,却是一览无遗的你。我相信每个妈妈都会这样想,即使他戴耳蜗又怎样,并不耽误我爱他呀,不管他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在我心里他永远都是最好的。心态决定一切。只要父母的态度是积极阳光的,孩子也能成长得自信开朗。
最后,我想对和我们一样的耳蜗宝宝家长们说 :
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走过了所有弯路,未来皆是坦途。
即使眼下正在经历低谷,也请相信,总有一天,会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的孩子,也终将成为自己人生中最闪亮的那颗星星。
自信可爱的孩子,乐观坚强的母亲,在浩屿妈妈身上,我们仿佛也看到了无数母亲的身影——她们或许不善言辞,却总以身作则做孩子最好的榜样;她们也会疲惫、会害怕,但却永远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只要孩子需要,就能瞬间成为“超人”。
【免费】了解各地报销政策,咨询助听器与人工耳蜗,帮忙预约挂号,可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