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成人的听力损失和人工耳蜗植入也是一个广泛被关注的话题,那么听力损失对成人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影响呢?到底听损严重到什么程度的成人患者适合植入人工耳蜗?哪些听力损失的成人适合做人工耳蜗?下面就来看看吴主任的分享。
在开篇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熟悉一下我们的几个概念性的问题。因为对大多数的听障的朋友来说,大家可能都会去医院,甚至是某些助听器的验配公司做一个基本的听力测试,那么当你拿到视听表以后如何看懂自己的这张表,它上面的数值代表的是多少的听力损失?
上图就是我们最新的国际测听标准,具体是以25dB作为判断的分界线,25dB以上属于听力正常;25~40dB是轻度;40~70dB这一个范围内就属于是中度;听力障碍超过70dB是重度;超过90dB就是极重度。在40~70dB这个范围内还可以再细分为40~55dB就是一般所谓的中度,以及55~70dB被我们叫做中重度,它比较接近于重度听损。
全球听力损失及干预现状 成人听力损失现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超过25%的60岁以上人群受到长期性的听力损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就越来越高,65岁这个数字达到1/3,70岁以上的美国老年人中2/3存在听力损失,所以这个基数还是很庞大的。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了上面提到的那17%有使用助听器干预的人群,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从助听器获取有效的帮助了,需要植入人工耳蜗植入获得更好的干预效果。在美国和其他发达的国家,达到了需要人工耳蜗植入的标准的成人里面,真正选择植入的也不到10%,由此可见我们还是有相当多的病人处在需要植入,而又没有植入的状态。 相信我们周围都会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听力不好,然后跟其他人交流起来很困难,他们的具体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听力不好,对于我们出去进行社交活动会非常的不方便,有时候会因为沟通不及时导致一些误解,陷入交流的窘境。第二,长期不能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能会导致情绪低落,甚至是抑郁症。第三,如果是在工作年龄的患者可能对工作机会和工作业绩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第四,如果时是重度的听损,那么周围声音你不能及时地感知,可能对你的人身安全也会构成一定的威胁。第五,长期的听力障碍可能导致其他继发的神经认知障碍。第六,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有非常明确的研究结果表明,听力损失是中年人后期出现老年痴呆的头号风险因素。 即便是在西方国家,成年人从确定是重度聋或者是其他形式的聋,然后到选择佩戴助听器但不能获取很理想的效果,再到意识到需要植入人工耳蜗,从确定适应症到植入手术的间隔时间是非常长的,平均为12年,这中间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 那么在中国成人的植入覆盖率就更低了,当然原因非常多方面,具体可能跟下面这三个方面是有一些关系的: ①当前的植入入选标准限制。每个国家对成人的植入入选标准是不一样的,植入的标准跟国家人口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还有国家的医保政策等因素是相关的,目前来看我国制定的指南对植入标准是限制比较严的。 ②目前国内大多数的成人植入费用并不能被医保所覆盖,所以经济原因很重要,尤其是60 岁以上的这些朋友,他们经历过非常困难的经济阶段,所以对经济预算方面他们可能更严谨,可能不会把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放在首要的考虑范围当中。 ③对人工耳蜗的术后效果,还有它的工作原理可能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这会导致大家对植入人工耳蜗的决策产生一定的阻碍。 如何甄别佩戴助听器还是需要做人工耳蜗? 符合人工耳蜗植入的条件 医院检查只是实验室出来的测试,那么日常生活里有没有更简单的这种自我评价的办法?其实是有的,比如说,当你患有中重度的听觉障碍,然后选择佩戴了助听器,但仍然有各种问题,比如说听电话很困难或者孩子们的声音你听不清,又或者是有多声源的时候听起来比较困难,这几个问题,你只要有一个或是一个以上符合,那么你可能就需要考虑是否植入人工耳蜗了。下图是从网上下载的一个简单的问卷。 回顾从最早的听觉植入到现在其实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多方面的,一方面我们的机器设备不断更新,另一方面是我们对人工耳蜗植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早期选择接受植入的病人,他们的康复效果也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所以成人的人工耳蜗的适应症也从30年前的标准,慢慢地拓展到现在这样的一个情况。 一直在扩展的人工耳蜗适应症 美国一个比较成熟的植入中心成人植入标准主要是下面几个: 那么刚才提到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人工耳蜗效果的验证,还有临床医生、手术医生和听力师们共同对残存听力的这种保护,人工耳蜗的适应症也不断地得到拓展。从90年代要求4个频率500Hz、 1000Hz、2000Hz 、4000Hz都要大于90dB,言语识别率为0,拓展放松到06年的,4个频率的平均听力为70dB,少许的言语识别能力,到如今的低频残存非常好,两个频率极重度,双耳佩戴环境下小于60dB。适应症的范围在不断的拓展,要求越来越松。 老年性聋 刚才说的相当比例的耳聋是发生在成人。超过60岁以上的占了25%,65岁以上1/3,到了70岁以上这个比例可以高达2/3。 对于老年性聋要考虑的因素就更多了,因为语言的交流除了听得到之外最重要的是中枢的处理跟感知,那么随着衰老现象的出现全中枢各个部件都会出现衰退现象,所以对老人的听觉植入干预需要充分的术前交流。但是听觉植入其实对老人更重要,因为老年人可能会比年轻人更容易出现自卑、孤独、抑郁和焦虑的心理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合适的干预或者是已经佩戴了助听器,但助听器补偿不到,然后就自我放弃的话等于跟原来没干预是一样的,长期处在跟外界相隔离状态可能会加剧患者的心理问题。严重的可能会促进老年痴呆的提前发生或加重。 这里面还存在着误区,有好多老年朋友他们的听力下降,并且进行了几个自我测评,测试中有多项指标中枪,但是他们不以为然,也不愿意去先尝试佩戴助听器,拖到病情比较重的时候才去配,那这个时候当然不会有太好的获益了,很多人就质疑助听器的作用。其实所有的助听器干预,它只是给你一个纠正,并不能减缓听觉下降的趋势,就像近视眼戴眼镜,仅仅是纠正并不能阻止视力的进一步退化。 总之当你听力出现问题,影响到你日常生活的时候应该自我测评,然后看医生进行适合的干预,当常规的助听器干预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还可以考虑人工耳蜗植入,假如你对生活有更高的要求并且经济上没有很重的负担,那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选择。 【免费】了解各地报销政策,咨询助听器与人工耳蜗,帮忙预约挂号,可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