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对话听障女孩恒恒:如何跨越听障的枷锁

(作者:龙墨   日期:2022年08月12日   加入收藏 )

8月的北京,闷热多雨,在一个稍显凉爽的雨天,我约了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放假回来的恒恒(为保护个人隐私,未使用真名),特意选在一个环境相对安静的餐厅,之所以这样选择,是考虑到要适当减少环境噪声,同时尽可能处于自然地环境。我们在雨声的伴随下,边吃边聊,轻松而惬意。 

恒恒是听力障碍患者,今年22岁,现在多伦多大学读大三。她患有前庭导水管扩大导致先天性耳聋,这个病的特点是进行性听力下降,早期听力损失通过配戴助听器可以得到有效补偿,这也为后期人工耳蜗植入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但经过感冒、磕碰等原因听力逐渐下降,若及时治疗,有的可暂时恢复,如果多次反复,最终听力将下降到重度聋而难以恢复。恒恒在4岁半时选择植入人工耳蜗,经过康复训练,在国内普校读完了小学和初中,高中选择到加拿大就读,并最终考取多伦多大学。 

我们的聊天从恒恒最得意的事情聊起,下学期就要开始实习了,今年让她最紧张的就是找实习单位,因为所有单位都要笔试、面试和电话测试,为了给自己多些机会,她投了90多份简历,最终恒恒完全靠自己的努力通过了各种测试,收到了单位录用通知。她俏皮地说,我自己很高兴和骄傲,结果发现我爸妈比我还兴奋。我很理解她父母的心情,孩子从发现耳聋、听不到声音,到今天具备流利的汉语、英语能力,一步步走到今天,父母付出了多少,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作为一名出色的康复者,我和她聊的最多的是她一路走来的感受,通过了解她的经历,我希望能对听障孩子和家长有所启发。



学习上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20812075657.jpg

 

 恒恒对幼时的康复印象已不深,只依稀记得跟着老师和家长学说话的情形。对入普校后遇到的问题有印象,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当老师讲解问题距离较远时,特别是在教室里边走边讲时会有困难,我问她遇到这种情况如何解决,她毫不犹豫的说:沟通。下课把未听清楚的问题请老师再辅导一下,并征得老师同意,借学习较好的同学笔记补齐自己的笔记。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勇气,恒恒做到了,并且说很少碰到拒绝的情况,所以学习一直没有大的困难。



和同学的关系



 在我调机的孩子中,曾有一个孩子让我印象深刻,孩子是抱养的,养母对他很好,自费给孩子植入人工耳蜗,经过康复的孩子言语清晰度很好,但性格内向、敏感,以至到初中时基本不出门,同学中也没有朋友,我问他原因,他说同学们会欺负他,老师又不相信他,有些错误明明不是他的问题,同学硬说是他的,他又解释不清,结果老师相信其他同学的话而批评他,使他难以接受,导致自卑、自闭,养母只是动员他出去融入同龄的孩子却不知怎样疏导孩子,非常痛苦。恒恒性格非常开朗,康复效果又好,总体来说和同学关系相处很好,我问她有没有不好相处的,特别是因为她的听力问题不愿和她交往或取笑的,她想了想说:“没有,其实肯定有,不是都能理解和合得来的,她轻松的说,遇到这种同学,不作为朋友相处就行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朋友,不必在乎个别人的态度,正常听力的人也同样有这样的问题呀”。



目前主要的听力问题


微信图片_20220812075649.jpg

 恒恒赴聘用单位面试时没有提及自己的听力问题,对方也没有发现,说明她的交流和言语清晰度都很好,但在生活学习中还是存在一些困难,如同学聚会,多人一起讲话时仍有困难,她试用过无线调频系统,虽有帮助但感觉还是有些繁琐,就放弃了;声音定位上也有问题,她说同学有时在身后和我说话,我能听到声音,但在声音来源上基本靠猜测,不能准确定位;和家人、朋友通电话一般没问题,因为没听清的可随时问,但她担心如果就职单位开电话会议,还是会有一定的困难。



另一耳是否再植入人工耳蜗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20812075646.jpg


 恒恒正在犹豫是否将另一耳也植入人工耳蜗,但因为对侧耳十几年未戴过助听器,对植入后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记得她植入人工耳蜗后,我曾建议恒恒非植入耳也配戴助听器,但因其听力损失重,孩子感觉平时主要依赖人工耳蜗,似乎助听器无用,一直未配戴。说到这个问题,恒恒很后悔,因为她的朋友中另一耳有坚持配戴助听器的现在进行了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由于一直由声音输入刺激,另一耳植入后虽然还需要康复但并无不适感,而恒恒却有这种担心。由此想到,我们一直提倡双模式或双耳植入,但经常还能看到不少孩子一耳植入人工耳蜗后,家长感觉听得不错,远比助听器听敏度好,而忽视另一耳的听觉刺激,从恒恒的话语中,希望对家长有所启发,也使我们更坚定要尽可能的说服家长让孩子双耳均得到声音刺激,尽管重度听力损失配戴助听器难以满足言语康复的需要,但至少听觉通路能得到声音刺激,可能对未来的选择有所帮助。



父母教养态度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20812075642.jpg


 我接触不少家长承受着精神、生活的双重压力,有意无意中把这种压力传递给孩子。谈到这个问题,恒恒动情地说:现在想想我的父母给了我最好的成长空间,从小到大,从未让我感受到父母的担心、痛苦,面对我时永远是阳光、快乐的一面,家里也总是和谐快乐的气氛,即使我遇到挫折,感到沮丧时,父亲常常几句轻松的话语就给化解了。现在想想,他们为我付出很多,我相信他们还是时刻替我担忧的,只是没把压力传递给我,使我现在有一个好心态,这对我们这样的孩子太重要了。恒恒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无疑是幸运的,看着恒恒幸福的表情,真希望有更多的听障孩子能有这种幸运。 

 与恒恒聊天,看到面前这个自信、自尊、快乐、单纯又逐渐成熟的漂亮女孩,我头脑中不时浮现出她小时侯的模样,通过交谈,我感到她能成长到今天,两个因素不容忽视:心态与沟通。 

 我给恒恒调机多年,以往每年暑假回来,休息时间较长又需要调试,所以每年能见面。这次她只有两周假期且不需要调试,还要去河北和吉林看望两边的老人,时间很紧,但她说,再忙我也要和您见一面,每次见面都要谢谢我给她耐心调试。其实我真想说,要感谢的是你以及和你一样的孩子,让我觉得我的工作这么有价值,让我体会到许多人体会不到的幸福,被人需要能给人带来帮助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谢谢恒恒,祝你的未来更加美好。

回到首页
上一篇: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开展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术
下一篇:泉州一医院耳鼻喉科顺利完成一例人工耳蜗植入术



聋人在线| 助听器网| 听障论坛 | 首页| 返回|